当前位置:小说收藏夹>历史小说>青州乱半岛西贝> 第四十八回 荀氏齐心拒太守 半斛认罪发并…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十八回 荀氏齐心拒太守 半斛认罪发并…

  颍川郡的牢里,每天都会有新的犯人送来,也会有之前的犯人莫名其妙地离开。

  离开的犯人无非三种。

  第一种,直接拉去杀头了。

  第二种,背后使了钱托了关系从而释放的。

  第三种,转监和流放的。

  至于有没有第四种,比如刑满释放的,有是有,前提是得活到那个时候。由于营养和疾病问题,很少有犯人能坚持到五年以上。

  这三种离开牢房的办法,张半斛也听了那些囚犯说了。

  张半斛当然希望是第二种,但是有人希望是第一种,如果按照律例的话,应该是第三种:流放。

  王太守收到洛阳书信的当夜,便安排人通知颍川监司,尽快办了此案,要判个斩首之刑。

  可是问题是,焚尸之罪罪不当斩,虽然是上面安排,但由于颍川百姓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,王太守想杀了张半斛,还得找个合理的理由。

  此事的关键就在于荀氏一族的态度了,若是荀氏动用士家大族的声望,加之盗墓和损毁财物之罪,只要荀氏都一并追究,便能治张半斛的死罪。

  王太守觉得以荀氏对张半斛恨之入骨的态度来看,此事并不难办。

  王太守一面让人去找荀氏来谈,一面让提审张半斛,让他认了毁尸灭迹、盗墓和损毁财物之罪。

  次日荀氏族人便来到太守府衙,王太守便要找几个能定夺事情的,请到里堂去谈。

  荀昙子嗣早亡,只剩下孙子荀攸,还有一个从子。

  彼时荀氏的“扛把子”叫做荀淑,人称为“神君”,张半斛烧掉的,便是这荀淑的兄弟荀昙。

  荀淑有八个儿子,并有才名,人称“荀氏八龙”。此番荀淑身在洛阳为官,但是“荀氏八龙”却尽数到场。

  荀氏众人商议,便让荀昙的孙子和从子,以及“荀氏八龙”长子荀俭和次子荀绲去与王太守谈。

  王太守见来的,是八龙二人和荀攸,这几个他是认得的,只是那个从子,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,王太守却从来没见过。

  只见荀攸却对少年说道:“叔叔,这便是王太守了。”

  王太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。

  荀绲指着少年说道:“此乃犬子,荀彧。也是荀昙从子。”

  荀彧拜见了太守,便立在父亲一边。

  王太守倒也不避讳,开门见山便说,想把这张半斛定个死罪,请荀家人到时候再加几条罪名,两边一起使力,就把这张半斛人头落地。

  荀俭听了,并不反对,朝着其他几人点了点头。

  荀攸默不作声,从感情上说他是恨不得张半斛身首异处的,但是从常理来说,此事的确罪不至死,若是乱判,也是罔顾人命。

  此时荀彧却突然站出来说道:“不可!”

  王太守愣住了,没想到是这个孩子出来反对。

  “夫立法令者,以废私也,法令行而私道废。那人罪非至死,不可私立。”

  本文首发站点为:塔读小说APP,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。

  荀彧正色说到,完全和年龄不相匹配。

  荀攸见荀彧这么说了,也上前说道:“张半斛虽行恶举,但毕竟亡者不比生人,使之流放即可,何至于死罪?”

  荀绲见两个后辈都如此去说,也说道:“太守若是定了那人死罪,恐世人说我荀氏恃强凌弱,枉顾律法,此等名声,我等担待不起。”

  王太守没想到荀氏能演这么一出,完全打乱了自己的计划,本来顺风顺水的,连“八龙”都没反对,怎料半路杀出荀攸这么个毛头小子,无奈只能拿出了杀手锏。

  “实话说与你们,杀这张半斛,是朝廷的意思,诸位还是行个方便,不然上面怪罪下来……”

  “是朝廷的意思,还是宦官的意思?”

  荀彧未等太守说完,便打断了他。其实这王太守与十常侍相通,荀氏上下也是知道的,以荀氏在颍川的地位,怎能不知道王太守的来历和背景。

  王太守被荀彧这么一问,显得十分尴尬,但是依然故作姿态,略带威胁地说道:“我与诸位这么久交情,也不瞒诸位,便是十常侍要取这张半斛性命。此人原名张梁,乃是张奂的遗子,屡次造反,因此要借此事杀之。”

  荀彧说道:“以十常侍之势力,杀个张梁,不是易如反掌,只以谋乱之罪处斩即可,何故牵连我荀氏?”

  荀攸听了,也说道:“张奂毕竟是有功之臣,当年在洛阳杀戮时,便引起了民愤,此番想偷偷以他人之名杀了,免去许多不必要麻烦。”

  本文首发站点为:塔读小说APP,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。

  王太守心里也有疑惑,想当年十常侍杀张奂全家时,可是没这么麻烦,直接以一个“结党私营”的罪名说杀就杀,也许是最近朝廷里孔融等后起之秀与宦官制衡,平反了不少枉杀之臣,张让等人才不敢再大张旗鼓杀大臣的后人。

  “公公们的意思,我不敢多问,现如今尔等同意也好,反对也罢,此事皆由不得我等,即使不以毁尸之罪杀了,公公也有一百种办法杀了。”

  王太守有些怒气,言语上也激烈了许多,要是按照平时,他是不敢这么和荀氏说话的。

  沉默了半晌的荀俭此时却说道:“它处我不管,在这颍川地界,要杀个与我荀氏有干戈的人,却是不行。”

  王太守见“八龙”之首也这么说了,觉得没法再谈,便送出了荀氏诸人,又赶紧写书信给张让,告知颍川的情况。

  ……

  却说张半斛过了几天逍遥日子,这天夜里却被带到单人牢房,狱卒好心告诉他,过几日要提审,还是乖乖认了罪,免受皮肉之苦。

  张半斛心想,认了就认了吧,但是得有两个条件:

  一是放了小麦,她和毁要尸无关。

  二是流放之地要自己来选。

 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!

  张半斛也把这两个条件通过狱卒传给了监司和太守。

  王太守听了,心想就让他先认罪,等洛阳的回信到了,再做打算。

  提审当日,张半斛几乎承认了所有罪名,包括损坏棺椁和焚烧财物,甚至还加了一条罪名:吃了陪葬的猫。

  小麦也被描述成张半斛掳来的聘妻,被迫一起困在墓中,所以理所应当被释放了。

  最后监司定罪,判流放三千里之刑。

  按照张半斛私下里的意思,流放的地点是西北边关,也就是父亲张奂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

  王太守心想反正流放前也是要偷偷杀掉的,流放去哪都无所谓,随便判一个犯人想去的地方,先稳住张半斛。

  判完了案子,荀氏也各自满意,王太守就放了小麦,让把张半斛再押到牢中,过几日再发配。

  小麦哭着去拉半斛,被差人拦住。

  张半斛劝道:“小麦不可造次,我又死不了,来日边关再见。”

  本文首发站点为:塔读小说APP,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。

  王太守心里暗自笑着,怎能还会相见。

  然后摆摆手就让差人赶紧将张半斛带下去。

  忽然一人大步流星走上堂前,手拿一册告示。

  “并州边关匈奴侵扰,战事告急,天子令各处牢狱发配流放之人,即可至并州边关充军,不可延误。”

  众人视之,说话之人不是别人,正是卢植。

  预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小说收藏夹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