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收藏夹>历史小说>朱元璋穿越崇祯> 第125章 将帅的仁慈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5章 将帅的仁慈

  “陛下,不是安国公,不是......”

  巩永固因太过兴奋,见到朱元璋都未行礼,就急忙将憋了许久的话低声喊了出来。

  朱元璋闻言,强作镇定地点了点头,道:“可认出是谁?”

  巩永固摇了摇头,道:“尸身容貌被毁,根本无法辨别出是谁,臣也是凭借安国公右腋下的红色胎记,才得以识别。”

  “不过那人的身形与安国公确实十分相似,想来应是熟识之人冒充,不然不可能如此相似,可惜这等忠义之人,臣却将他分尸了。”

  巩永固说到处置尸身时,心中一时伤感,不仅语带悲愤,而且脸上也露出哀伤之色。

  随即他想到此事是朱元璋吩咐,他虽只是在感叹忠良,并无责怪之意,却也极容易让朱元璋误会。

  想到此点,他本要出言解释,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。

  因为这种事重在对方的感受,若强行解释,只会越描越黑,让误会更加严重。

  到时朱元璋纵使没有这个心思,也会因此生疑,致使君臣心有隔阂。

  但若是他不说,而朱元璋却已存此心思,君臣也同样会有隔阂。

  巩永固也是博古通今之人,深知一旦君臣有隙,必不会有什么好结果。

  特别是他们现在正处在剿灭叛军的关键时期,若是不能妥善解决,不仅会对平叛不利,而且他也会因此遭受横祸。

  想到这,他心中满是后悔,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处理。

  而朱元璋此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,竟也没有开口。

  巩永固见状,心中更加担忧。

  这时,他想到现在他统帅十来万兵马,京军精锐尽在他的麾下。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朱元璋已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他,对他可谓信任至极,应不会因这句话就怀疑他。

  而且纵使朱元璋有所怀疑,只要他以坦诚之心相待,以朱元璋的智慧,必能明白他的忠心。

  想明白此点后,巩永固单膝跪地,请罪道:“陛下,臣一时失言,还请陛下责罚!”

  朱元璋见状,佯作惊讶地道:“平西侯,你何罪之有?”

  巩永固闻言,已知朱元璋心有不满。

  他身体微微一颤,随即更加恭敬地道:“禀陛下,臣刚才只因心中愧疚,才一时感叹,没想到却无意间冒犯了陛下,还请陛下赐罪!”

  他话音落下后,朱元璋并未开口,大厅中立时一片死寂。

  此时,巩永固似乎都能听到他的心跳和额头上汗珠轻轻滑动的声音。

  “滴答!”

  一滴汗水终于走完了它漫长的旅程,清脆地滴落在地上。

  “滴答!”

  “滴答!”

  “滴答!”

  ......

  汗珠接二连三的欢快滴落,好似要奏响一曲惊世的乐章。

  “平西侯,为何众人皆说慈不掌兵?”

  就在巩永固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要跳出来的时候,朱元璋低沉的声音终于响起了。

  巩永固闻言,好似饮下琼浆玉露一般,身心一阵舒爽。

  因为若是朱元璋此刻直接扶起他,并告诉他对此并不在意,这种刻意笼络反而说明对方对他已不再信任。

  但现在朱元璋虽语带愤怒,可问的问题,却给了他分辩的机会。

  这说明朱元璋并未怀疑他的忠诚,只是对他做的事情有所不满,才会有此一问。

  当然,这只是一个开始,若他不能给出一个让朱元璋信服的理由,恐怕事情也不会善了。

  于是巩永固定了定心神,一脸恭敬地道:“兵者,国之大事也,善用之则兴邦,滥用之则国亡,故圣君慎之又慎,不敢轻用其锋。”

  “而将帅乃军中之魂,擎天之柱,若不能令行禁止,赏罚分明,则兵士怀恨,军纪涣散。”

  “故善统兵者,战前必惩不肖,以儆效尤,战后必奖贤良,激励来者,若将帅心怀妇人之仁,不能惩暴扬善......”

  巩永固一边说着,一边偷偷观察朱元璋的神情,见他并未再有不满,心中才稍稍放松了一些。

  朱元璋待巩永固说完后,点头道:“不错,不过你这只是将官之慈悲,非将帅之慈悲。”

  巩永固咋闻慈悲之语,心中不由一愣。

  随即想到将帅若不能震慑军中宵小,必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。

  若是战事因此不利,轻者损兵折将,重者国破家亡,致使天下生灵涂炭。

  如此看来,以军法惩治军中宵小,确实是一种慈悲,只是朱元璋说的将帅的慈悲又是什么呢?

  尽管巩永固心如电转,却仍没有找到答案。

  朱元璋见他眉头紧皱,知他尚未明白,缓缓开口道:“平西侯,孙子有云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

  “可见攻城交兵,都是不得已之法,也是冲锋陷阵的将官之责。”

  “而身为主帅,最上者是以谋略致胜,不战而屈人之兵,这也是对兵士,对百姓最大的仁慈。”

  “而今李贼以安国公之事乱我军心,你却只念自身之亲情,枉顾十几万兵士的生死,更忘了身后数百万的百姓,你觉得你算得上仁慈吗?”

  “咱告诉你,今日莫说是安国公,就算是咱,只要对大局有利,你也必须义无反顾,只有这样,你才对得起大明,对得起千千万万供养你的百姓......”

  巩永固听到朱元璋的话,身体一阵急剧颤抖,随后连连请罪。

  朱元璋见状,语气这才平和了些,继续说道:“为将者,贪生怕死固然会丧师辱国,但重情好名,同样会惹来杀身之祸。”

  “所以从你披上战袍的那一刻起,就应该将一切私人感情都放下,心中只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用最小的牺牲,获得最大的利益!”

  “可你今日听闻安国公之事,立时就乱了方寸,全然看不破对方的阴谋,更不用说趁势反击。”

  “若非咱今日严令,纵使你否认了尸身非安国公,却不处置尸身,兵士心中必然生疑,对你的信任也会减弱,若真发生这种事,其危害会比安国公战死的影响更加严重。”

  “李贼也正是看到了此点,才敢将假的尸身送来,企图乱你军心。”

  “若是再让高杰等人看出你的弱点,更不会将你放在眼中,到时内有疑兵,外有悍将,你又准备如何打这场仗?”

  巩永固直到此刻,才真正认识到此事的严重性,心悦诚服的请罪。

  朱元璋见状,亲手扶起他后,又温和地道:“平西侯,咱说这些,并非是想责怪你,只是让你明白肩上的责任。”

  “同时也只有这样,才能为生死未卜的安国公赢得一线生机!”

  巩永固闻言,有些诧异地看向朱元璋。

  因为按他的想法,若是叛军确认刘文炳还活着,必会加紧追捕,这样只会对刘文炳更加不利,又怎么会获得一线生机呢?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小说收藏夹

网站地图